國際家庭日發展歷史
1989年12月8日,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,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,并確定其主題為“家庭:變化世界中的動力與責任”,此后聯合國有關機構又確定以屋頂蓋心的圖案作為“國際家庭年”的標志,昭示人們用生命和愛心去建立溫暖的家庭。1993年2月,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作出決定,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為國際家庭日(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),以此提高各國政府和公眾對于家庭問題的認識,促進各政府機構制定、執行和監督家庭政策,促進家庭的和睦、幸福和進步。
國際家庭日設立的意義
家庭是人類社會的最主要組成部分,也是對人類社會產生重要影響的個體單位, 家庭作為對社會最有影響的單位在解決困惑人類社會的危機中,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家庭作為社會的主要成員,可以保護青少年免遭社會不良現象的腐蝕。國際家庭日突顯家庭中所有看護和照料者的重要性,并強調父母教育對其子女的福祉至關重要。今后,國際家庭日還將關注平衡工作與家庭之間關系的解決辦法,為父母發揮其教育和照料作用提供協助。
家庭健康有“五寶”
家人共同就餐。家人經常一起用餐,不僅有助于家庭成員間的溝通,還會讓青少年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。盡量多與家人共同進餐,這是給全家帶來快樂的黃金時段。
夫妻和睦。夫妻關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根基,夫妻要經常一起做家務,一起去購物,陪家人散步、旅行等增強家庭幸福感。
家人一起多聊天。家人一起多談心、交流和溝通,可消除家中的矛盾與隔閡,提高家庭成員的幸福感。
家人一起多牽手。皮膚的接觸能產生良好的心理和生理效應,多于家人牽手,對孩子進行輕撫和按摩,會使家人感覺更幸福和甜蜜。
父親多陪孩子玩耍。生活中,父親的角色非常重要,父親能教會孩子獨立、勇敢,成為孩子的榜樣,并引領孩子走向美好的未來。